当前位置:首页 > 历年真题 > 公务员 > 面试真题

2024年4月20日安徽省考县乡级公务员/选调生面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来源:发布时间:2024-05-28 07:04:16

第一题:当前我们的调查研究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这样两种现象,一是朋友圈调研,基层干部对人民群众只在微信上联系,很少下到基层跟群众说一说,聊一聊,一是缺少了实地调研,请问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面对题目中的现象,我认为这反映了部分基层的工作方式方法亟待优化的问题。对此,我认为有以下两个坏处:

一方面,追求速度而缺乏深度。这种“指尖调研”虽便于操作,收集信息速度快,却往往停留于表面。看似高效,实则,忽略了调研的实质——深入挖掘问题、倾听群众心声。

另一方面,追求密度而缺乏温度。通过使用微信等软件,尽管和群众频繁联系,保持了在线沟通的“高密度”,却牺牲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流的真实感和亲切感,难以切实的感知群众的冷暖。

这种现象之所以出现,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过度依赖电子产品。用微信等软件进行调研,可以达到迅速发布和传播的目的,节省时间和精力,但调研的深度和真实性不足。尤其是,题目中提到的朋友圈,由于只有自己的微信好友才能看到朋友圈,因此在开展调研的对象选择上有局限性。

第二,考核机制导向。为何会出现过度依赖微信的现象呢?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上边千根线、下边一根针。有时上报数据时间比较紧急,今天晚上发通知,明天就要上报数据。基层干部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只能利用微信的方式调研。考核体系过于侧重调研的数量而非质量,会逐渐将干部向“在线调研”上引导,忽视实地调研的重要性。

第三,调研技巧匮乏。部分基层干部缺乏有效的调研技巧和经验,对于如何设计问卷、与群众拉家常、进行深入访谈等实地调研的技能掌握不足、缺乏相关的经验,更愿意依赖他们熟悉的社交媒体工具。

针对上面的原因,我有以下几点举措:

第一,线上线下,齐头并进。在线上进行信息收集与初步筛选,在线下实地考察和面对面交流,确保调研的全面性和真实性。在距离较远、交通不便等前提下,可采取视频会议功能,用科技实现“面对面”,增加调研互动的直观性与人情味。

第二,优化考核,注重实效。调整考核机制,增加对调研质量的评价比重,减少对调研数量的单一追求,鼓励干部注重调研的深度和成果转化,切勿将调研工作“动”在指尖,“停”在纸面。

第三,强化培训,提升能力。定期举办培训班,组织系列课程,提升干部的综合调研能力,同时要求干部每年必须完成一定时长的实地调研任务,通过培训和实践,确保干部更好的深入基层,掌握第一手真实信息。

 

第二题:你们县要对优秀的村集体经济项目进行重点支持,你是镇政府的工作人员,这项工作交给了你,你如何开展这项工作?

参考答案:

面对这项任务,为确保优秀村集体经济项目的支持工作取得实效,我将开展下列工作:

第一,精准识别。我会协同农业农村、乡村振兴、财政、发改等部门,根据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一套科学、公正的优秀村集体经济项目评选标准。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可持续性等多个方面考察,确保评选出的项目具有示范性和推广价值。同时,建立由专家、部门和村民代表组成的评审委员会,确保评选过程公开透明。

第二,宣传动员。通过官方媒体、两微一端、村广播、宣传栏等多种渠道,从线上和线下广泛宣传本次评选活动的目的、意义、标准及申报流程,激发各村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确保优秀的项目不被遗漏。

第三,严格审核。组织各村根据评选标准提交项目申请,包括项目情况、经费预算、优势介绍、预期效益等内容。随后,评审委员会对申报项目进行初审、实地考察、复审讨论等多轮审核,确保每个入选项目都经过严格把关。

第四,强化支持。对于评选出的优秀村集体经济项目,我将尽力协调相关部门为其提供包括资金扶持、技术支持、政策指导、销路对接等多方面支持。同时,建立项目跟踪管理机制,定期检查项目进展,确保支持措施落实到位,项目顺利推进。

第五,示范带动。组织优秀项目的负责人在我县开展经验交流会,通过心得分享、现场观摩、案例展示等形式,促进先进经验的传播与学习,带动更多村集体经济发展。同时,利用好媒体平台,从线上、线下两个渠道广泛宣传成功的项目,提升全县村集体经济发展信心和动力。

第六,长效发展。总结好本次工作的经验教训,思考进一步完善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争取建立村集体经济项目库、经验集、案例册,为长期服务村集体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题:某地惠民工程,组织大学生开展三下乡活动,收集群众的想法和建议,总计有一百多条。你作为镇政府的工作人员,负责该项工作,现在你怎么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

参考答案:

作为镇政府工作人员,面对收集到的一百多条群众想法和建议,我将开展以下工作:

第一,整理与分类。我会对收集到的百余条想法和建议进行详细的梳理和分类,可以按照农业发展、基础建设、文体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综治管理等几个大类进行归类,确保每一条建议都能找到对应的领域。

第二,优先级评估。分类后,我会组织一次跨部门研讨会,邀请部门负责人和相关领域专家共同参与,对各类建议进行优先级评估,确保有限的资源能够优先投入到最迫切、最可行、最能惠及大众的项目中。

第三,反馈与沟通。完成优先级评估后,我会撰写详细的反馈报告,将群众意见和实施成果正式反馈给即将参与三下乡活动的大学生及其所在学校。通过情况介绍、PPT展示、案例分享、互动问答等形式,介绍采纳的群众建议情况,使三下乡活动更加精准对接地方需求。

第四,细则与预案。我会协同相关部门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明确责任主体、时间节点、资金预算和预期目标。对于重大或复杂的项目,还需制定风险防控预案,确保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灵活性和可控性。

第五,监督与反馈。我会建立定期检查和进度汇报机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确保各项惠民工程按计划推进。同时,设置反馈渠道,持续收集群众对项目实施效果的反馈,为后续项目优化和调整提供依据。

第六,宣传与总结。项目完成后,我会通过官方媒体、两微一端、村广播、宣传栏等线上、线下的多种渠道,展示工作成效,扩大影响力。同时,对整个工作流程进行回顾总结,提炼经验教训,为今后类似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第四题:给了三组词:难题变课题、制造变智造、颜值变产值。几个字的变化,背后有理念、思想的变化。根据这种方式,请你也举一个例子,并展开说明。

参考答案:

我想到的是“管理变治理”。政府职能从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是适应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以下是我的一些想法:

第一,理念革新。传统的管理模式侧重于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与严格控制,而向治理模式转变首要在于理念的革新。政府需转变为倾听者和协调者的角色,通过建立对话机制,主动了解民众需求,确保政策制定基于广泛的民意基础。这要求我们要学会沟通与协商,做到换位思考,才能做到“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难”。

第二,服务导向。服务型政府的核心在于提升公共服务质量,这要求我们将工作的重心从管理、控制转为提供高效、便捷、人性化的服务。例如,我们要简化行政程序,提升服务效率,让群众“最多跑一次”;要优化资源配置,确保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覆盖更广、更公平;要利用数字化手段,依托城市超脑、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不仅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在线咨询和办理简单业务,还能做到反应趋势、提前预判,为城市的管理和决策提供参考。

第三,多元参与。在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过程中,政府要主动放权,减少行政干预,在自身职责范畴内秉持大干快干的原则,激活社会创新与服务潜力。鼓励群众在明确的政策框架下自发的组织和行动,既不过度干预政府职能,也不缺位于公共事务,形成与政府引导的良性互动。不仅增强群众的责任感与归属感,还能够集思广益,吸取民间智慧,共同提升社会治理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同时,建立健全第三方评估机制,确保放权后公共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综上所述,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不仅是政府角色的重新定位,更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作为青年一代,我也将不断提升自身服务意识与能力,努力成为连接政府与民众的桥梁,为构建更加高效、透明、服务导向的政府贡献自己的力量。


Copyright © 2018 山东人才就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智顺网络  鲁ICP备18058204号-1 鲁公网安备37130202372730号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临沂远中塑业 佛山宏政陶瓷 临沂市塑料行业协会 山东富盛液压 山东清风网业 高尔夫慈善分会 奇特工具 环星建材 法仁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