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题:最近,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几乎同时推出了以落户优惠主导的人才政策,其意图显然在于吸引各类优秀人才。毫不夸张地说,在这些城市之间正进行着一场空前的“抢人大战”,有些人说抢人不如吸引人,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对于当前一线城市之间展开的“抢人大战”,我认为这是城市发展到新阶段的一种新竞争,体现了对人才价值的高度重视。题目中说“抢人”只是第一步,还要“吸引人”,我很赞成题目的说法,同时,我还想再补充一点——“吸引人”之后,更要“留住人”。对此,我的看法如下:
1.“抢人”是起点,重在高效对接需求。“抢人”政策的出台,体现了城市对高端人才的迫切需求,通过落户便利、购房补贴、创业支持等措施,短期内能够快速引起人才关注。我们应当明确目标人才的范围,确保政策福利能够有效对接到城市发展最紧缺的人才类型,避免资源错配。同时,要简化相关申请流程,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和执行效率,让真正需要的人才能够便捷享受到优惠政策。
2.“吸引人”是核心,营造宜业宜居环境。从长远来看,“吸引人”比“抢人”更为关键。这要求城市不仅要提供有竞争力的物质条件,如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完善的医疗体系等,还要创造开放包容的社会氛围和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重视人才的全面发展,鼓励创新思维和多元文化交流,使人才能够在城市中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真正被城市所吸引。
3.“留住人”是目标,强调职业发展与情感纽带。最终,“留住人”才是这场人才争夺战的真正胜利。这需要城市提供持续的职业成长机会,包括专业培训、科研项目参与、国际合作等机会,让人才看到未来发展的广阔前景。同时,加强社区建设,促进邻里间的互动与融合,帮助新迁入的人才建立生活、社交圈,形成情感上的依赖和连接,让城市不仅是工作的地方,更是生活的家园。
总之,从“抢人”到“吸引人”乃至“留人”,需要我们具备更加深远的战略眼光和细致入微的服务意识,只有打造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友好型城市,才能让每一位人才都能在此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第二题:在一档婚恋节目上,有一种观点,就是以什么事情都不用做为荣,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题目中的现象,反映出年轻人对生活技能和家庭责任在认识上的不足,这种不足也可能为婚后生活埋下隐患,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对于造成此类现象的原因,我有以下看法:
1.家庭教育偏颇。一些家长过分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和特长培养,而忽视了家务劳动等基本生活技能的教育。这种“唯成绩论”的教育观念导致孩子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甚至错误地将不做家务视为身份或地位的象征。
2.社会氛围误导。随着社会的发展,一种崇尚精致与享乐的社会风气悄然形成。尤其是媒体与网络塑造出一种从日常琐碎中解脱出来的、精致的理想生活。例如一些网红博主小资生活的展示、影视剧中白领和中产阶层精致生活的日常等等,几乎不会涉及柴米油盐的生活琐碎,共同编织了一个“无家务,高品质”的生活梦境,悄然影响着年轻人的价值判断,使他们将家务的放手视作是生活品味、精致的象征。
3.生活服务便利。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服务行业的日益便利,如外卖、家政服务、智能家居等,大大减轻了人们的家务负担,虽然提高了生活质量,但也促使一部分年轻人过度依赖,缺乏自我动手的动力,从而将不做家务视作一种享受和福气。
针对上述问题,我有以下对策:
1.强化生活技能教育。在学校教育中融入生活技能课程,如家政教育、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等,强化学生对家务劳动的认识和实践能力。鼓励家庭、学校联合举办家务实践活动,如烹饪比赛、家庭卫生评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劳动的乐趣和成就感。
2.营造社会氛围。利用媒体的力量,推广家庭责任感和家务的重要性。在电视、两微一端、短视频等平台,树立积极的榜样,转变“谁不做家务谁享福”的错误观念。同时,鼓励公众人物分享家务分工合作的日常,营造平等参与家务的良好社会氛围。
3.生活技能激励。政府和社会机构可以推出各类荣誉认证,如“生活达人”、“收纳师”、“家庭管理师”等称号,通过线上课程学习、实践考核后获得,鼓励全民参与,提升个人在家庭管理、家务技能方面的专业性和自豪感。同时,机关企事业单位也可将此类认证作为职工精神与物质奖励的依据,以此为激励,将家务劳动视为一种有价值的社会技能。
作为青年一代,通过本题,我认识到了独立自主、掌握基本生活能力对于个人成长及未来家庭幸福的重要性。因此,今后我也将尽可能在生活中主动学习和承担家务,不仅是为了更好的照顾自己,也是对家庭成员的一种关爱和责任体现。如果我踏上公职人员的岗位,更会以身作则,鼓励身边人形成勤劳自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
备注:参考答案系九峰政务研究院原创,为九峰公益助考部分,仅供参考,切勿照搬照背,以免超时。欢迎转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