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一:教育的功能
一、单项选择题
1.王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组织教学,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小组间隐匿学习资料的现象,这体现了教育的( )。
A.正向显性功能
C.负向显性功能
B.正向隐性功能
D.负向隐性功能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提到∶“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重复,即重复地把上一代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知识传递给下一代。”这体现了教育功能的( )。
A.客观性
B.社会性
D.保守性
C.条件性
3.有学者说:“教育的一切行为都只在使人相信,不论现存体制合理与否,一个人只有成为现存体制所接纳的人,就范于它,才能作为体制中有价值的商品兜售出去,他才能向上爬。教育促使人在现存体制的利益驱动下,在各种被社会化了的欲望支配下,在体制为他规定的轨道上不停地行走,它只是在使人变成一头被蒙上眼的推磨驴子。” 这段话所论述的应该属于教育对( )。
A.个体发展的正向功能
B.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
C.社会发展的正向功能
D.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
4.教育本来应该是促进民主、平等的重要途径,但实际上教育复制了原有的社会关系,再现了社会的不平等。这属于教育的( )。
A.正向功能
B.负向功能
C.显性功能
D.隐性功能
5.考试作为一种评价方式能够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强化学生学习的欲望。但仅凭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可能会使学生变成“书呆子”。上述事实表明( )
A. 教育既有正向显性功能,又有正向隐性功能
B. 教育既有负向显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
C. 教育既有负向显性功能,又有正向隐性功能
D. 教育既有正向显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
二、多项选择题
关于教育功能组合,正确的是( )。
A.从作用对象看,分为个体和社会
B.从作用方向看,可分为正向和负向
C.从作用呈现形式看,可分为显性和隐性
D.从作用的效果,可分为有效和无效
三、判断题
教育本来应该是促进社会民主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实际运作中教育有时却潜在地复制了一定的社会关系,这体现了教育的隐性功能。( )
知识点二: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
一、单项选择题
1.从个体发展的各种可能性变成现实这一意义来说,( )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A.受教育程度
B.个体活动
C.遗传素质
D.教育水平
2.对数学运算有天赋的学生很容易学好数学,而天生就不擅长数学运算的学生则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能达到正常水平,这表明( )。
A.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起决定作用
B.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具有一定影响
C.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D.遗传素质对人的作用方式是不同的
3.孟母三迁的故事体现了( )。
A.环境对人发展的作用
B.遗传对人发展的作用
C.教育对人发展的作用
D.个体能动性对人发展的作用
4.在其他教育要求与发展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教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教育者的主导性
B.外部环境的影响
C.受教育者的主动性
D.教育方法的有效运用
二、多项选择题
人的身心发展是最复杂的,是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就复杂性来说,这些因素不仅难以穷尽,而且有很大的偶然性,难以预测和空置。这些因素大致包括( )。
A.个体自身的因素
B.不可抗力
C.外部的环境因素
D.社会实践活动
三、判断题
学校教育对个体进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
知识点三: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
一、单项选择题
1.智育的根本任务是( )。
A.形成学生的品德
B.培育学生的学问
C.提高学生的能力
D.发展学生的智力
2.近年来,国家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作用,要求学生参加各类力所能及的劳动,学生值日打扫班级卫生属于( )。
A.志愿服务劳动
B.社会公益劳动
C.勤工俭学劳动
D.自我服务劳动
3.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的最高层次的任务是( )。
A.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
B.促进学生优良品德的发展
C.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D.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4.狭义上说,智育的内容主要是指人类所积累下来的( ),它是社会延续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A.物质和精神财富
B.科学文化知识
C.思想文化体系
D.道德思想体系
5.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体魄,还可以锻炼学生的( )。
A.情感
B.意志
C.智力
D.技能
6.在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处于首要、引领地位的是( )。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劳动教育
二、多项选择题
1.德育的基本任务是( )。
A.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B.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C.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2.关于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智育是各教育实施的认知基础
B.美育协调各教育的发展
C.劳动技术教育是实施教育的物质保障
D.德育是各教育实施的方向统帅
3.美育即美学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是由教师通过各种美的形式和内容,引导学生获得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动。一般来说,学校美育实施的途径主要包括( )。
A.通过艺术手段开展美育
B.通过观赏大自然开展美育
C.通过日常生活开展美育
D.通过美育课程开展美育
知识点四:师生关系
一、单项选择题
1.( )是教育过程中最核心的纽带。
A.家校关系
B.师生关系
C.同学关系
D.社会关系
2.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师生关系的核心是( )。
A.教育关系
B.心理关系
C.伦理关系
D.社会关系
3.以下不属于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基本策略是( )。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树立正确学生观
C.热爱和尊重学生
D.从严惩罚违反纪律的学生
4.师生关系是由多维度关系构成的体系,其中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的最高层次关系是( )。
A.社会关系
B.教育关系
C.心理关系
D.伦理关系
5.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为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和自主发展而结成的教育与被教育、组织与被组织、引导与被引导等主体间的关系是师生的( )。
A.社会关系
B.组织关系
C.教育关系
D.心理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其类型包括( )。
A.以促进年轻一代成长为目的的社会关系
B.以维持双方情感为目的的朋友关系
C.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教育关系
D.以维持和发展教育关系为目标的心理关系
三、判断题
教师在师生关系的建立中占主导地位,起关键作用。( )
四、简答题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请简述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积极意义。
知识点五 课程设计的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
1.( )虽然仅是一个最低限度的要求,是最基本的要求,但是它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师必须领会和掌握其基本思想和内容,并在教学活动中予以充分体现。
A.课程标准
B.中考要求
C.集体备课
D.教育规律
2.教师备课和上课的主要依据是( )。
A.教科书
B.参考书
C.课程标准
D.教学计划
3.用于界定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并指导考试考查的文件是( )。
A.课程标准
B.课程计划
C.教科书
D.考试大纲
4.不确切的、尚有争议的知识不应编入教科书,体现了教科书编写的( )要求。
A.思想性
B.科学性
C.针对性
D.艺术性
5.关于“教材”的表述,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
B.教材是学科内容的系统反映
C.教材是供教学所用的资料
D.教材是由教育部统一编制的
6.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 )。
A.教科书
B.课程目标
C.课程计划
D.课程标准
7.在制定课程计划时,应充分考虑到社会、学校、学生等条件的复杂性,给课程计划的执行者一定的自主空间,保证他们能够主动、灵活地落实课程计划。这体现了课程计划设计原则的( )。
A.基本性
B.基础性
C.开放性
D.整体性
二、多项选择题
在入职培训会上,几位新教师发表了自己对教材的看法。你认为说法不对的是( )。
A.小张:教材就是教科书
B.小李:教材是指与教科书有关的教学资源
C.小王:教材就是课程
D.小赵:教学参考书不属于教材
三、判断题
1.课程标准是学科的纲领性文件,编写课程标准是课程开发的重要步骤。( )
2.课程计划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参照。( )
知识点六:教学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
1.( )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具体指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
A.产婆术
B.谈话法
C.发现法
D.讲授法
2.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结构的媒介,具有独特的教学功能,同时也承载着学生学习活动的特点。下列教学方法属于“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方法”的是( )。
A.读书指导法
B.参观法
C.练习法
D.发现法
3.在教学活动中,对于难度较大的重点知识和远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知识点的学习,适宜选择( )。
A.读书指导法和讨论法
B.实践法和谈话法
C.发现法和练习法
D.讲授法和讨论法
4.宋老师组织学生围绕义和团运动对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展开辩论,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中国近代史的积极性。这种教学方法被称为( )。
A.谈话法
B.讨论法
C.欣赏教学法
D.读书指导法
5.孙老师在学校建党100 周年的庆祝活动上对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进行了有理有据、首尾连贯的论说,中间不插入其他的活动。这种教学方法属于( )。
A.讲述
B.讲解
C.讲读
D.讲演
6.教师应用最广、最普遍的教学方法是( )。
A.讨论法
B.讲授法
C.谈论法
D.问答法
7.科学课上有一位老师在讲台上演示导管的功能,该老师授课采用了( )法。
A.演示
B.合作学习
C.讨论
D.对话
8.( )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纳的方法。
A.教学方法
B.教学原则
C.教学任务
D.教学目的
9.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并通过这一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相应的材料进行探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并验证假设,以此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是( )。
A.程序教学法
B.发现学习法
C.问题讨论法
D.情境练习法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教学方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注入式”教学把学生看成是知识的容器,讲授法是其典型代表
B.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属于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C.演示法是一种辅助性教学方法,要和讲授法、谈话法等配合使用
D.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倡导的发现法是一种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
2.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有( )。
A.参观法
B.讨论法
C.练习法
D.实验法
3.讲授法是当前我国中小学使用最广泛的教学方法,它包括( )。
A.阅读
B.讲述
C.讲解
D.谈话
三、判断题
讨论法的特点是教师问学生答。( )
知识点七:德育原则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古人特别重视孩子的道德教育,总结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其中“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体现了教育的( )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性原则
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2.马卡连柯认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尊重一个人”,这一观点体现的德育原则主要是( )。
A.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B.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C.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
D.长善救失原则
3.在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形成整合一致的教育合力。这主要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A.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的原则
B.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C.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的原则
D.长善救失的原则
4.下列表述中是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教育原则内涵的一项是( )。
A.循序渐进
B.教学相长
C.因材施教
D.长善救失
5.语文课上小希总是喜欢和周围的同学交头接耳,不断地做小动作,李老师多次提醒、制止他,但无济于事。时间长了,李老师开始责骂、讥讽、奚落他,有时也罚他站着听课。以至于小希越来越不喜欢上语文课,出现厌学情绪,小希家长找李老师询问原因,李老师说:“我教育学生有什么错?”你认为李老师违反的德育原则是( )。
A.严格要求与尊重相结合的原则
B.理想与现实相结合的原则
C.知行统一的原则
D.因材施教的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
1.学生小虎不值日,家长说:我们在家都不让值日,作为老师你应该( )。
A.与家长沟通,纠正家长错误的观念,加强家校共育
B.与学生沟通,摆正学生态度,加强思想建设
C.严厉批评,处罚小虎
D.召开班会,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全面发展
2.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要求( )。
A.注意培养和建设良好班集体
B.善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C.表扬为主,批评为辅,适时教育
D.加强个别教育,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三、判断题
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