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年真题 > 教师资格证 > 面试真题

2023年上半年(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真题及答案(一)

来源:发布时间:2023-05-13 18:52:51

1.题目:三年级《小虾》片段教学
2.内容:

院子里的葡萄架下,一口缸闲着。夏天,积了大半缸雨水,从葡萄架的空隙里漏下的阳
光,洒落在水面上,像许多大大小小的圆镜。我想,这缸不正好用来养小鱼小虾吗?
我和邻居阿成哥跑到村边小溪里,在竹荫下静水处,轻轻掀开小石块,或者把手伸到大石块下,捉了一些小虾,带回家养在缸里。这些小虾,有的通体透明,像玻璃似的,这是才长大的;有的稍带灰黑色,甚至背上、尾巴上还积着泥,长着青苔,这是老的,大家叫它千年虾。
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它们有的独自荡来荡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住缸壁。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动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它们会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腿,腿末端那副钳子一张一张的,胡须也一翘一翘地摆动着,连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如果这时碰到正在闲游的同伴,说不定就要打起来。小虾的搏斗很激烈,蹦出水面是常有的事,有时还会蹦到缸外的地面上。
我觉得该让它们在缸里生活得更快乐些。后来,我就和阿成哥到小溪里采了一些金鱼草,捡了些石块放在缸里。我们记得,小溪里的虾是挺喜欢钻到石块下面休息的。
有一天,我从缸里捉起几只较大的虾,发现它们的腹部藏着许多圆圆的卵。不久,缸里的小虾真的多了起来。
有时葡萄架上一片落叶掉进缸里,不一会儿,叶子下就会聚起许多小小的虾。
3.基本要求
(1)试讲约10分钟;
(2)教学生认识“缸、掀、钳”等生字,会写“末、较、腹”等汉字;
(3)赏析课文第三自然段。

【答案解析】
一、引人入胜,实物导入
上课之初,教师为学生展示实物“虾”,引导学生观察,并且提问:虾的生活习性是怎样的呢?由此引入课文的学习。
二、借助课文,初识生字
1、读课文
学生借助拼音,自主朗读一遍课文, 并且标注生字,教师请学生读课文,带大家进一步熟悉文章;播放音乐,和着音乐大家起读课文。
2、学生字
先出示生字,学生初步读出生字,教师强调“缸、掀、钳"等生字的读音,“缸”是后鼻音,"掀、 钳”都是前鼻音。
组织识字游戏,巩固识字效果。
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学生读出重点学习的生字,教师组织多种方法进行书写指导。
四、感知文章,升华情感
1.提问:第三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这样的句子叫什么句?
2、提问”它们有的独自荡来荡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住缸壁。”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提问:从“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这些动作中,你觉得小虾有什么特别之处?
4、教师用电脑播放小虾的相关视频,学生观看,自由分享想对小虾说的话。
5、带入情境,感受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6、全班配乐朗读全文,读出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五、巩固小结
借助视频,想象画面,巩固本课所学。
六、布置作业
观察一种你喜欢的小动物,并试着描写出来。
板书设计:略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题目:《小小的船》
2.内容:

image.png


3.基本要求:
(1)试讲约10分钟;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的夜空的画面;
(3)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答案解析】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上课伊始,教师在黑板上简单勾勒出幅星图闪的星,奇查的月,要术生行细观察并简单地说说自己对夜空的感受,随后教师简单小结,并引导。今天就让我一在小小的船上,去看看美妙的星空。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解决字词
1、老师配乐范读,要求学生好细听边读边画出生字和会认字画出的生字和会认字多读几遍。
2.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并多读几遍。
3.点学生个别读带拼音的生字,随后教师强调:轻声“的”的音,只”的读音。
二、了解内容
提问。文中描绘了什么画面? 明确“我”在船里看到的美丽星空。
三、研读课文,深入分析
提问。读读课文,读准字音,标出课文共有几句话。
(一)分析第一句
1、提问。这句话描写了什么?它是什么形状的?
明确月儿弯弯。
2、教师展示课文插图,提问:个小的船指的是什么?
明确,月儿
3、教师要求学生比较,提问:小船和小小的船有什么不同?
明确弯的月亮是表示弯月,弯弯的月亮表示月亮特别圆
因为弯弯的儿儿和小小的船两头都是尖尖的,由于月亮离我们太远了,我们看到的只看到了小船那么大。
4.教师指导朗读,读出学生对月儿的喜爱之情。
(二)分析第二句
1、指名读,并提问:月儿除了是弯弯的,还有什么特点?出示星空图,学生看图描述
明确:两头尖
2.指导朗读:
出示小小的船/两头尖
教师范读、学生练习读。
3.把一二句连起来读一读,背一背。
(三)分析第三、四句
1.齐读第三句。
2.提问:“我”指的是准?
明确:教师展示动画,点击鼠标出示小女孩
3、提问:小女孩坐在小小的船里看到了什么?
明确: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4.提问:为什么说是“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明确: (教师点击鼠标,星星一闪一闪的)
5.教师用电脑出示课件有关夜晚星空的内容或影像,要求学生想象画面,提问:假如是你,你还想看到什么?
6.当你看到这么美的夜空,心情怎样?带看这种心情读读这句话而
7.配乐朗读全文。
四、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1.配乐朗读全文。
2.背诵全文: (1)自己练习背;(2)同桌互背; (3)指名背诵。
3.学唱歌曲《小小的船》放录相磁带。
五、巩固拓展,提开认知
学生边喝边表演,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六、归纳总结,深入理解
教师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新收获?
七、实际演练,分层作业
把今天学会的课文朗诵给父母听,或给父母听。


1.题目:《坐井观天》
2.内容:
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了,落在井沿上。
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
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抬头就能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看吧。
3.基本要求:
(1)讲解做人要谦虚不要骄傲的寓意;
(2)配合教学内容适当设计板书;
(3) 10 分钟之内完成试讲。
【答案解析】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问大家几个问题,下面大家要努力地回想一下,在你过去看过的事物中,哪一样最漂亮?(学生自由回答)很多同学都说出了自己的观点,甚至有些同学进行了争论,这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看到的事物都是不同的,究竟什么是最漂亮的当然各有说法,那老师再问一个问题,我们平常接触到的事物中,什么是最大的?(学生自由回答)老师听到很多同学都回答老师说“天空”,其他同学也这么认为么?可是呀,有这样一只青蛙却有着不同的答案,让我们翻开课本看看它怎么说。【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学生借助大屏幕上的生字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明确:“渴、喝”注意部首的不同,明确读音与字义。
 2.大声读课文,找一找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是谁?他们在做什么?
明确:主人公是“青蛙”和“小鸟”,他们在争论。
提问:找得非常准确,那么他们是在什么地方争论些什么呢?
明确:青蛙在井里,小鸟在井沿上,争论“天”的大小。
(三)深入研读
 1.分角色朗读课文
(1)男生读青蛙的话,女生读小鸟的话,教师旁白。模拟青蛙和小鸟的语气。
引导:问句要读出疑问语气,那争吵要怎么读呢?可以想一想生活中看到的吵架情景。
明确:声音要大,要喊出来。
引导:只是声音大么?平常吵架声音大的那一方往往是什么样的?
明确:吵架中音量大的往往不占理,所以,青蛙应该声音大一点,小鸟应该温和一些。
(2)再次分角色朗读,找到青蛙和小鸟各自的观点。
明确:青蛙——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天无边无际大得很。【板书:青蛙→井里→井口大;小鸟→井沿→无边】
 2.为什么他们会有不同的观点呢?结合大屏幕播放的动画思考一下。
明确:青蛙在井底,从井底看天确实只有井口大;小鸟在井外看天,所以能看到无边无际的天空。
提问:井底和井外有什么区别?
明确:角度位置不同,观察到的事物就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
 3.同桌交流,支持他们中的哪一方,并给出理由。
明确:支持小鸟,见多识广,天确实无边无际。支持青蛙,它不跳出井底的话,对于他来说天就只有井口大。
提问:所以,青蛙应该怎样做才能看到真正的天空?他这样做了么?
明确:跳出井口!
没有,因为青蛙从未出去过,所以特别自负,不够谦虚。
 4.概括青蛙的性格特点。
明确:骄傲自满,不能跳出障碍还不听取他人的意见。
 5.青蛙和小鸟的故事带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呢?
明确:做人不要骄傲,要保持谦虚。【板书:不要骄傲,要谦虚】
(四)拓展延伸
绘画展评:将这篇文章的故事化成漫画,并合理想象后续,完成后上台分享。
(五)小结作业
小结:谈谈你对于这篇文章的理解。
作业:进行为期一周的观察记录,观察身边的人,找到“谦虚”的事例,下周分享。
【板书设计】略


威尼斯的小艇
1.题目:威尼斯的小艇
2.内容:

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地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空气。庄严的老人带了全家,夹了圣经,坐着小艇上教堂去做祷告。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定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3.基本要求:
(1)通过文本分析了解小艇外形;
(2)引导学生感受船夫的驾驶技术;
(3)要有提问环节,适当板书,模拟学生作答。
【答案解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欣赏动画,感受威尼斯。(课件展示威尼斯的图片。)
(1)学生边听边想:哪些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学生交流(河道多、桥梁多、名胜多、岛屿多、小艇多)。
2.背景介绍
教师介绍威尼斯相关知识:位于欧洲亚得里亚海滨,周围被海洋环绕,由118个岛屿组成,全城有117条纵横交错的大小河道,靠400多座桥梁把他们连结起来。只有西北角一条长堤与大陆相通,有“水城”“百岛城”之称。这儿风光秀美,古迹甚多,有120座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罗克式大教堂,有120座钟楼,64座修道院,40座宫殿,是驰名全球的旅游胜地。威尼斯城热闹非凡,但城内没有汽车和自行车,也不见红绿交通灯,小艇就是“公共汽车”。威尼斯的小艇同样闻名于世。
引出课题,板书课题。(威尼斯的小艇)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划出文中不会的生字词。
2.学生思考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学生同桌讨论,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肯定学生回答并进行总结。(小艇的样子、速度,船夫的驾驶技能,小艇的用途。)
(三)细读课文,深入研读
1.学生阅读第二自然段,找到课文描写小艇形态特点的句子。学生找到后积极发言。(精巧、奇特)
出示句子:
“威尼斯的小艇又窄又深;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行动起来轻快,灵活。”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通过两个句子对比,学生思考哪一句描写地更生动形象。(第二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得更形象,更具体。)
2.学生阅读第三自然段,划出重点句子。
小组内成员进行讨论: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提示:河上行船速度极快的时候——操纵自如,不手忙脚乱;急驶的时候——能够拐弯;拥挤的时候——能够挤进挤出;极险极窄的地方——能够穿过去。说明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3.全班自由读第五自然段。
①看看威尼斯人坐小艇去做什么?(学生找到原文,自由回答并进行朗诵。回答之后,学生之间互相评价。)
②作者写的是威尼斯的小艇,可为什么又写威尼斯的夜晚?小组讨论,记录员随时记录,小组代表在班级内进行分享。(通过写威尼斯夜的静,反衬出了小艇与城的关系密切,更说明了小艇的作用大。)
(四)小组讨论,拓展延伸
教师组织活动:学生当威尼斯小导游。
学生来充当导游,介绍威尼斯的风光和小艇给游客。教师表扬发言同学。
学完文章,你对威尼斯有什么样的感情呢?(学生自由发言。)
(五)小结作业
“东方威尼斯”是苏州,“亚洲威尼斯”是泰国的曼谷,“北欧威尼斯”是斯德哥尔摩。同学们课下收集这些城市的资料,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再次领略异国风情。
【板书设计】略


1.题目:鲸
2.内容:

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最大的鲸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捕获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有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颚;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鲸生活在海洋里,因为体形像鱼,许多人管它叫鲸鱼。其实它不属于鱼类,是哺乳动物。在很远的古代,鲸的祖先跟牛羊的祖先一样,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鲸的祖先生活在靠近陆地的浅海里;又经过了很长很长的年代,它们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了,整个身子成了鱼的样子,适应了海洋的生活。
鲸的种类很多,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
鲸的身子这么大,它们吃什么呢?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它们在海洋里游的时候,张着大嘴,把许多小鱼小虾连同海水一齐吸进嘴里,然后闭上嘴,把海水从须板中间滤出来,把小鱼小虾吞进肚子里,一顿就可以吃两千多公斤。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它们遇到大鱼和海兽,就凶猛地扑上去,用锋利的牙齿咬住,很快就吃掉。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有时好几十头结成一群,围住了一头三十多吨重的长须鲸,几个小时就把它吃光了。
鲸跟牛羊一样用肺呼吸,也说明它不属于鱼类。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上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等肺里吸足了气,再潜入水中。鲸隔一定的时间必须呼吸一次。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气形成的水柱也不一样: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有经验的渔民根据水柱的形状,就可以判断鲸的种类和大小。
鲸每天都要睡觉。睡觉的时候,总是几头聚在一起,找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头朝里,尾巴向外,围成一圈,静静地浮在海面上。如果听到什么声响,它们立即四散游开。
鲸是胎生的,幼鲸靠吃母鲸的奶长大。这些特征也说明鲸是哺乳动物。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十多米长,七千公斤重,一天能长三十公斤到五十公斤,两三年就可以长成大鲸。鲸的寿命很长,一般可以活几十年到一百年。
3.基本要求:
(1)重点分析鯨的体型特征;
(2)引导学生在文本分析过程中学习说明方法;
(3)十分钟之内完成试讲,配合合理的板书。
【答案解析】【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
上课之初,教师出示课件:同学们猜有关动物名称的谜语。
像鱼不像鱼,终生海里居,远看像喷泉,近看似岛屿。——鲸。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在字音上注意“滤”。在字形上引出“肺”字,注意右半部分不要写成“市”。
2.再默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想,课文给我们介绍了鲸的哪些知识?勾画相关的语句。
3.请学生汇报课文都介绍了鲸的哪些知识。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大家集体补充,理清文章的脉络。
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板书。
第一自然段:鲸的体型
第二自然段:鲸的进化
第三自然段:鲸的种类
第四自然段:鲸的吃食
第五自然段:鲸的呼吸
第六自然段:鲸的睡觉
第七自然段:鲸的生长繁殖
(三)精读课文,深入赏析
学习——鲸的形体
请大家默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看同学谁能准确地概括鲸的形体特征。
学生汇报、了解特点,学习说明方法。
课件出示:
(1)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板书:作比较)
(2)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学生共同讨论句子,找到关键词语“十六万”“两千”。(板书:列数字)
教师再次出示句子,随后学生思考:“它与书上的句子哪个更好,好在哪里呢?”
课件出示:目前已知最大的鲸很大很重,最小的也很重。(学生畅所欲言)
(3)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着他的上颚;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板书: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
(四)拓展延伸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形容印象中的鲸。
(五)小结作业
鲸是美丽的,但它也是脆弱的,各位小海洋生物学家们,让我们用自己的无穷知识去了解鲸,用自己善良的心灵去关爱鲸,用自己温暖的双手去保护鲸,让这种美丽而又可爱的生物永远停留在我们的视线里。
课后作业:以“鲸的自述”为内容写一篇短文。
【板书设计】略


试讲题目一:《观潮》
1.题目:《观潮》
2.内容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3.基本要求:
(1)试讲时间约10分钟,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2)分析有关描写潮水的词句,想象画面;
(3)让学生感悟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
【答案解析】
《观潮》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提问:大家在寒暑假的时候,都去过哪些地方游玩呢?请大家说一说你在游玩的过程中都遇到哪些壮丽的自然景观?
2.(引导学生踊跃发言)根据学生发言情况,教师引导:大家去过的地方可真不少啊。祖国幅员辽阔,壮丽的美景数不胜数。今天老师也为大家介绍一个自然的神奇美景,它就是钱塘江大潮。就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文,去领略钱塘江的壮丽景观吧。【教师板书课题:观潮】
二、初读感知
1.请大家打开书,认真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天下奇观”的“观“ 什么意思?为什么叫“天下奇观”?
2.强调字音,指导生字书写。
3.点名同学,归纳课文内容。
从同学们刚才的讨论中,看出大潮汹涌的情景,大家记忆犹新,钱塘江大潮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学们想不想再看一次? 让我们再次听听声音,看看四面,感受下这天下奇现, 播放视频。
4.快速默读一遍课文,看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段?
三、研读课文
1.学习“潮来前”
(1)默读,思考:作者在这一段里交代了什么?主要描写了什么?
学生应弄懂交代了观潮的时间——农历八月十八日早晨;观潮地点——海宁县盐官镇的海塘大堤上,描写观潮人的心情。
2.切地等待;观潮的场面——人山人海;潮来前江面的景象——平静、雾蒙蒙。(这是主要的)
(2)抓住重点语句,体会潮来前的最象。
2.学习“潮来时”
(1)视频中潮水的景象,咱们课文也有,在哪呀?认真朗读三四自然段,想一想:潮来时,是一种什么样的最象?找到关键语句,写写自己的体会。
(2)集体交流
从远处传...闷雷滚动。人们看到了什么?这是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样比?从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这样比,说明了什么?读出自己的感受。
那声...颤动起来。(比较句子。借助潮远,声大而闷,潮近。交流体会。指导朗读)
过了一会..沸腾起来。(模拟“沸腾”。“人声鼎沸”。读出“沸腾”感觉)
那条白线....横贯江面。(理解“横贯“横卧”。指导朗读)
浪潮越来越近....飞奔而来。“千军万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是怎样的景象?(体会来势凶猛,读出感受。)
(3)小结:这些语句写得多精彩!正如课文预习提示中所说,作者把钱塘江大潮写得雄伟(壮观) ,有声(有色),使人如临(其境)。
3.指名读课文,思考: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描述的?
(1)作者是按照远——稍近——再近——更近的顺序写大潮中景象。
(2)作者是从声音、形状、颜色这三方面来描述大潮的。
作者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把大潮那种惊心动魄。奇异壮观的景象生动、形象而又逼真地描述出来的,请你们仔细地阅读,很好地体会一下。
大潮由远及近,从声音、形状上的发展是怎样的?
刚听到大潮的声音时人们是什么心情?刚看到大潮的样子时,人们是什么心情?大潮越来越近
时,人们闻其声、见其形后心情又怎样?
(3)如果你是一个观潮者,面对如此壮观的景象,你会感到怎样?
是啊,同学们还曾记得吧?那神奇美丽的五彩池;雄伟壮丽的瀑布;四季如画的小兴安岭;还有这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这就是我们美丽祖国的山山水水,我们怎能不感到自豪,作者也正是把这种热爱与自豪之情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
四、总结全课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我们仿佛站到钱塘江旁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来越近,声音(越来越近),浪头(越来越高),气势(越来越大)。钱塘江大潮真不愧被称为(天下奇观)!
2.咱们学习的这两个自然段中,词语非常丰富、生动,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积累下来?
五、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Copyright © 2018 山东人才就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智顺网络  鲁ICP备18058204号-1 鲁公网安备37130202372730号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临沂远中塑业 佛山宏政陶瓷 临沂市塑料行业协会 山东富盛液压 山东清风网业 高尔夫慈善分会 奇特工具 环星建材 法仁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