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内容:
(1) 教学中注意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有适当的提问环节;
(2) 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3) 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
给出两个命题,例如:(1)若x>a2-b2,则x>2ab;(2)若ab=0,则a=0。让学生判断两个命题的真假。由真命题出发,明确研究真命题中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关系《充分和必要条件》。
(二)新知探索
给出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
一般地,“若p,则q”为真命题,是指由p通过推理可以得出:q。这时我们就说,由p推出q,可推出p=q,记作并且说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强调命题中的条件和结论。
提问学生命题(1)是真命题,是否能解释一下命题((1)中p和q之间的关系。学生能够用概念直接进行解释。
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探究:除了利用定义解释,能否利用原命题的逆否命题进行解释呢?强调可以互为逆否命题同真假的这个结论进行解题。
(三)课堂练习
问题:下面“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中,p和q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若x=1,则x2-4x-3 =0;
(四)小结作业
小结采用发散性问题: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作业:像刚刚解决的问题,如果p→q并且q→p,那么p,q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
【板书设计】
充分和必要条件
定义:
例题:
2.内容:
(1)试讲在10分钟之内完成;
(2)讲解要目的明确、条理清楚、重点突出;
(3)根据讲解的需要适当板书与作图;
(4)引导学生类比椭圆的标准方程推导双曲舶的标准方程。
带领学生复习双曲线的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这两个定点叫做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双曲线的焦距。说明这节课将学习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二)讲解新知
组织学生类比椭圆的相关知识,建立合适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明确:设点F1、F2所在直线为轴,它们的中点为坐标原点,则”轴为线段F1F2的垂直平分线。设点M(X, Y)是双曲线上任一点,F1(-c, 0),F2(c, 0)。
再请学生类比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探究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根据学生的经验,学生能够完成推导过程,教师板书并规范步骤。